【悬疑/犯罪】 一表一里:《盲探》和《神探》
【悬疑/犯罪】 一表一里:《盲探》和《神探》 杜琪峰,师承法国著名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在风格性和场面调度上做到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水准,镜头走位、故事创作、人物性格,都很有所谓的“杜氏风格”。加上银河映像和香港一大批优秀演员的辅佐,这渐渐使得杜琪峰成为了香港地区,乃至是华语地区,最有个人特色的导演之一。杜琪峰,是一个巨匠,虽然不能和梅尔维尔这样的大师比肩,但是在华语世界里,绝对独树一帜。...
View Article猝不及防的心绞痛——游民三部曲
猝不及防的心绞痛——游民三部曲 我总是觉得,徐童的这三部纪录片,拍得并不全是什么“游民”。妓女和算命的,算是游民。但是《老唐头》里的老唐,总是一个曾经有正式工作的老头。倘若说,“游民”之“游”,在于没有政府认可的正式工作,那么这三部纪录片里的主角,是游民没错。至于这三个被边缘、被遗忘、被埋没的、生活在生存底线附近的普通中国人,他们到底是不是“游手好闲”的游民,我看,绝对不是。...
View Article【TOP10】电影和书
【TOP10】电影和书 每年到年底这个时候,总是各路TOP10开榜的时间。我往年都是在QQ群里随便开一个个人的TOP10的单子。今年嘛,正好有征文的机会,借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在2013年的观影里最喜欢的十部电影和很喜欢以及并不那么喜欢的十一本书。...
View Article《投奔怒海》:过错和真相
《投奔怒海》:过错和真相 虽然说是一部带有极强政治隐喻色彩的抒情片,但是《投奔怒海》却并没有讲述太多的关于政治黑暗的丑陋主题。相反,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的悲剧——或者说是一个人修正自己过错的过程。而同时,影片也没有像其英文名所揭露的那样,讲述的是越南难民的生活。许鞍华导演的《投奔怒海》英文名叫做Boat...
View Article瞎聊黑白冲洗
给一个朋友的论坛写的一个小文,随便写之,姑且看之~我觉得吧,既然这里是黑白论坛,那么就一定要有一个说冲洗的帖子。因为数码黑白,总是有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宽容度和灰阶。这并不是拍的问题,而是cmos的天然限制。虽然说徕卡发布了黑白专用机,用上了黑白的感光元件,但是那个东西所拍摄出来的照片,严格来说,要医用的黑白显示器来看片子,方知牛逼之处。一般的显示器,因为面板、驱动和实力问题,自...
View Article“圣人”的一次娱乐化改编
《曼德拉》:“圣人”的一次娱乐化改编 影片《曼德拉》根据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亲自撰写的同名自传改编。然而在很多历史学家与批评家眼中,自传却是最靠不住的史料。因为年代久远,加之当事人记忆模糊,而且涉及大量主观内容以及有失偏颇的描绘,都使得自传沦为了纯供消遣的读物,而不能被当做第一手史料来参考。所以,想要在这部自传改编作中找到什么“历史线索”,无异于缘木求鱼。 缺少故事和情感...
View Article【重口味】CULT、美女和B级——让诱惑来得更猛烈些吧!
CULT、美女和B级--让诱惑来得更猛烈些吧! 导言: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B级片就是那种"子弹与剑戟齐飞,恶棍和美女同台"惨烈电影。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还不是B级片的全部。一直以来,B级片就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令人着迷的黑暗人生观使广大影迷折服--不过它最吸引人的还是和暴力不分家的女色镜头。...
View Article你拍three,我拍three,我们一起来拍tree
你拍three,我拍three,我们一起来拍tree喜欢上拍照这个事情,大概已经有了十年时间了。相机玩了不少台,胶片浪费了不少。冲洗药水倒掉了不少,幻灯做了不少也丢掉了不少。丢掉的幻灯有两个解释,第一是片子太烂,没有必要做成幻灯;第二是片夹少了,又懒得去买。玩到蓝晒之后,才发现,哎呦,这个事情还是单色的好玩——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色彩各有各的好。胶片和数码之争,也可以休矣了。各有各的玩法。...
View Article《饮食男女》:窝囊的父亲
《饮食男女》:窝囊的父亲 《饮食男女》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电影,《推手》、《喜宴》讲述的都是父子关系的紧张。而在这部《饮食男女》中,李安跳出了父子关系的窠臼,转而讲述了父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难题。对于李安来说,这部电影是一个转捩点,因为借由这部影片所引申出来的女性视角,李安才有机会在英国拍摄著名的《理智与情感》,继而才有更加复杂与深刻的《冰风暴》的问世。...
View Article《敌人之路》:个体成长史
很久没有更新,贴一个约稿写过很多这样的评论,大概上百篇,一篇都没有贴过可能在我不想为blog单独写文章,又要保证更新速率的时候我大概会陆陆续续、零零星星地把这样的约稿慢慢贴上来~《敌人之路》:个体成长史...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