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的确时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

瞎聊黑白冲洗

$
0
0


给一个朋友的论坛写的一个小文,随便写之,姑且看之~


我觉得吧,既然这里是黑白论坛,那么就一定要有一个说冲洗的帖子。

因为数码黑白,总是有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宽容度和灰阶。

这并不是拍的问题,而是cmos的天然限制。

虽然说徕卡发布了黑白专用机,用上了黑白的感光元件,但是那个东西所拍摄出来的照片,严格来说,要医用的黑白显示器来看片子,方知牛逼之处。

一般的显示器,因为面板、驱动和实力问题,自损那台相机的八成功力。

当然,要把那个相机的全部功力发挥出来,不烧掉50万左右,是搞不明白的~

不过,发烧也好,发骚也罢,不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我们来聊聊黑白冲洗。

 

有很多新手,在拍了一段时间数码之后,总有各种各样的不满,随后就中了胶片的毒,也想搞一台机器来拍拍。

搞了机器之后,很多人选择便宜的,和数码迥异的黑白来入门。

从目前二手的性价比上来说,从黑白入门,还是不错的;但是从对摄影者的要求上来说,从黑白入门绝对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拍了黑白照片,自然就要黑白冲洗。很多新人都会选择一个入门的set来自己冲洗。

 

以最最普通的D76为例,流程写的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简单。

 

D76,绝对不是冲洗黑白的唯一工艺,只是众多工艺中的一种。因为便宜、好操作、对温度、搅拌等等技术细节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得到的结果也绝对值得信赖,所以运用的很是广泛。有很多人曾经问过我,说是怎么才能确定D76的显影时间。

其实很简单,工艺流程上写的很清楚,就按照这个时间做一点点调整就好了。

显影时间如果过长,高光就会溢出

接下来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搅拌。怎么搅拌,剧烈程度、次数、持续时间等等等等。

对于这种问题,我的回答是,做实验。

其实很简单。在同一场景下,同一光照,用同样的光圈和快门拍几个卷,然后完全静置冲一卷,拼命搅拌冲一卷,然后是什么55秒搅拌5秒;45秒搅拌15秒这种组合搞几卷。

看出来的效果,什么效果你最能接受,那就确定什么效果。

而且,这个玩意,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题材来的。也就是说,看你拍的题材是什么,然后再决定你的冲洗。

如果你拍的是建筑,需要高反差,那就玩命了搅

如果你拍的是美女,需要细腻,耐看,低反差,那就随便划拉两下

一般来说,搅拌多、密度大、反差大、银粒粗

 

Tips 1

胶片的颗粒、反差、甚至是影调,在冲洗的时候,可以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改造或者是调整,但是,归根结底,这是胶片的特色,而不是冲洗的功劳。也就是说,如果你要高反差,那就去选高反差的卷;如果你要细颗粒,那就去找细颗粒的卷。冲洗,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修正拍摄偏差的一个方法。如果拍废了,亚当斯来洗,也白搭。

 

D76之外,还有诸如超微显影液、高锐度显影液等等工艺。

简单说吧

超微颗粒显影液,常见的有DK20D25Microdol-XPerceptol这几种。这几种显影液,可以让锐度明显降低,但却能让颗粒显著变小。当然,价格是绝对比D76贵一些滴~

还有另一种,叫做高锐度显影液的东西。著名的HC110Rodinal就是此列。这种东西,会让银盐的颗粒变粗,同事让锐度上升。因为颗粒会变粗,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和高ISO的卷同时使用。一般来说,可以和低ISO、颗粒细腻的胶片组合在一起,中和一下会变粗的颗粒。

当然,还是那句话,看你拍摄的题材。比如说,你在平安夜的教堂里,用ISO3200的卷拍摄了一组算烛光下的纪实性的照片,然后你需要反差和锐度来制造气氛甚至是营造你的主题,那么这个时候,颗粒,或许会成为你表达情感和情绪的工具,那么使用HC110,绝对是一个好选择。

 

Tips2

针对一种叫做TMAX的胶片,柯达公司专门开发了Tmax的显影液TMAX RS。从这种情况,不难看出,TMAX在柯达公司的胶片之中,其地位有多么重要了~~(当然胶片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题)。

 

当你把冲洗的关卡走过了之后,你就会希望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开看黑白照片了。扫描那种自废九成功力的事情,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而且,受限制于显示器的问题,黑白照片在显示器上看起来总是很别扭。别说自己的显示器是3万或者是5万的货。现在的显示器,虽然色阶在不断的提高,但是要现实出黑白胶片的全部色阶、灰度、宽容度,还是很够呛很够呛。所以有两条路摆在了你的面前

 

一条是搞暗房,放大,走传统相纸的路;另一条是走个偏门,搞黑白反转,看幻灯。

 

前者坑大水深,没有十来年的功夫,几十万的开销和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孤独的埋头苦干,可能连FBRC、绒面、布纹面、光面、可变反差这些都不明白,别说暗房里的奢侈品啥诸如收藏级、展览级的相纸,大几千一个的裁纸刀,密度计之类的玩意等等等等~如果真的发烧,一个安全灯就能要了命~

后者呢,剑走偏锋,绝不主流,玩起来也很有意思。最关键的是,既不需要扫描自宫,也不要用极大精力去搞暗房。固定的工艺步骤,程序流程,最后用幻灯机往墙上、幕布上,一打了事。

 

Tips3

黑白反转,指的是用反转的工艺把普通的黑白片冲洗成反转片。并不是像彩色里,要有专门的反转胶片,才能冲洗反转的。黑白反转,最后得到的正片,是典型的反转片。反差大、锐度高。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黑白的宽容度。但是,本底灰雾消失不见,观感很是明快。

 

黑白反转的工艺,D67+D19。中间有一个步骤要把胶片放在明室里二次曝光。工艺很有趣,结果也很好玩。虽然说比D76略微复杂一点,但是自己搞反转,而且还是黑白的,有了可能。当然,自己冲E6的朋友也很多,相比较而言,D67+D19,其实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工艺~~

 

 

 

HEXAR HP5 D76 F5 V600 逍遥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

Trending Articles